訂閱

* indicates required

4/18/2021 申命記十五章

 4/18/2021 申命記十五章灵修心得

《亮光》

“「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揝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申15:7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这一切所行的,并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 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申10-11‬

《心得》

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种社会公德。然而有時候,我们也会聽到這樣一种聲音,认为幫助窮人,对窮人走出困境沒有什麼好處。其原因是習慣了享受福利的窮人,容易变得懒惰。因此依靠救濟,会导致惡性循環。換句話說,救济成就了懒汉。我们暫且不論這種想法或者迷思有沒有依據,事實是貧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因为懶惰而至貧窮的人畢竟是極少數。著名華尔街投資人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曾經說過: 「我個人認為我的財富主要是依靠這個社會賺來的。如果你把我放到孟加拉或秘魯或什麼別的地方,我想恐怕三十年后我還在那些土壤中掙扎。我所在的這個市場經濟體制讓我所獲得的遠遠超過我所應得的」。

回到今天的這三节經文,我想问的問題是,基督徒在”給”的時候,是否需要先问受助者是否”值得”所给予的幫助?是否需要考察受助者是否会以某種形式回报我們的饋予?答案是否定的。申命記十五章這几節經文,用「無論」、「總要」這些词語,出乎意外的简明扼要,沒有任何前题条件。這讓我想到耶穌基督的救恩,也是如此的簡單明瞭:只要信。我們沒有一個人靠自己努力可以賺來。既然我們知道我們最大的禮物是白白領受的而不是基于我們是否努力修行而獲取,我們在給予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堅持追究受助者是否”值得”這一想法呢?


《祷告》

赐生命的主,求祢幫助我們明白祢的心意。求祢幫助我们听命于祢:总要向我们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阿們。

李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