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24 撒母耳記上 第四章
12/12/2024 撒母耳記上 第4章
經文連結:https://www.wordproject.org/bibles/gb/09/4.htm#0
靈修分享
【應驗對以利家的審判】
一、 以色列人盼上帝的約櫃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1~4節)
二、 以色列人最終大敗、約櫃被擄、以利兩個兒被殺(5~11節)
三、 以利聽聞約櫃被擄仰跌斷頸而死(12~18節)
四、 以利兒媳聞訊難產,臨死時給起兒子起名叫以迦博(19~22節)
耶和華先後派使者(參2:27)及撒母耳(參3:11)向以利家發出審判的預警,本章耶和華上帝就藉著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一役來應驗之。以利家──一代祭師家族的腐敗、以權謀私、輕看耶和華的警示;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甚至,耶和華的榮耀離開以色列。
上帝雖然兩次提醒以利,但因他尊重兒子過於尊重上帝(參2:29);即使知道自己的兒子作惡,褻瀆上帝,卻不禁止他們(參3:13)。而以利的兩個兒子是無賴(或譯作惡人),不認識耶和華(參2:12);只會貪婪地注視著祭物和供物(七十士譯本,參2:29)。他們三父子雖然是身穿祭司禮服,坐在祭司的位置,執行祭司的職任;卻和長老們一樣並不真正認識上帝,他們對上帝的認識真的遠遠不及非利士人和兒媳。
長老對於以色列人敗陣,一籌莫展,他們只知道是上帝使他們今日敗陣,因而失去了約4000同胞,但卻不知道真正敗陣的原因。他們只想起入迦南時祭司抬起約櫃繞城得勝的成功經驗(參書6);於是他們建議不如把上帝的約櫃抬到戰場上。
長老對上帝的認識只局限於有上帝的約櫃在他們中間,上帝必會使他們打勝仗,誰不知上帝亦同樣可以使以色列人打敗仗。其實抬出約櫃只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是根治以利兩個兒子使百姓陷在罪中的問題。為什麼連百姓都知道以利兩個兒子的惡行,為何長老一直沒有察覺或處理這個問題 (參2:23)?是否長老也和以利一樣在縱容以利的兩個兒子?是否長老懼怕權勢而不敢正視問題?
於是以利的兩個兒子就帶著上帝的約櫃同來到營中。按理約櫃沒有上帝的吩咐;約櫃並不是任隨人意抬出抬入的,相信此舉也許是得到以利默許和兩個兒子出面,才可以輕易把約櫃抬到陣上。他們以為有了約櫃就會打勝仗,卻不知道自己的敗壞卻是使以色列人打敗仗的原因;所以轉離惡行與上帝修和才是勝仗之道。同時,他們也忽略了疾惡如仇的上帝必然會應驗對以利家作出的審判,他們卻錯過了在上帝的寬容期內認罪悔改。
非利士人聽見以色列人因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的歡呼聲,就認知得到有上帝在以色列人中間,他們就懼怕、覺得今次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又擔心誰能救他們脫離這位大能上帝的手?他們知道從前在曠野就是這位上帝用各樣災禍擊打埃及人的!非利士人只聽見約櫃在營中就如此戰慄,能聯想到上帝過往在埃及人身上所張顯的權能;反之,以利家卻漠視救他們祖宗出埃及的上帝,把祂的話當作耳邊風。
以利坐在道旁自己的位子上觀望(其實他因太年老,眼目發直,不能看見),下意識用盡力地去望;想第一時間得到最新消息。以利此時為上帝的約櫃心裏擔憂(呂振中譯本是發顫、ESV譯本是顫抖著、NIV譯本是害怕);他觀望和等待著,難道他期待報信的人會帶來好消息?無論是那一個譯本,以利的擔憂卻顯出了他對上帝的認識不足。以利沒有正視上帝的警示、沒有禁止兒子們作孽褻瀆上帝、沒有做好大祭師和士師的本份。不用報信的人來到,他若稍微對上帝的權能和屬性有點認知的話,就應該知道「是時候」應驗上帝對以利家的審判了。
以利的媳婦一聽見上帝的約櫃被擄,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難產,即使是生了男嬰都反應冷淡,不回答、也沒有放在心上。本來得了一個男嬰是非常光榮的事(牽涉到個人在家族裡的榮辱與地位),但相對約櫃被擄失了上帝的榮耀;媳婦眼裡已被上帝的榮耀離開一事所掩蓋。固此,她在臨終前把男嬰取名為以迦博,她認知得到──因為約櫃被擄去了;上帝榮耀離開以色列了!媳婦對上帝認識視似乎遠遠超過她身為大祭司和士師的公公、身為祭司的丈夫和大伯呢!
禱告
慈愛和公義的上帝,我們不得不承認對祢的認識很有限。求祢幫助我們不單好好讀經,也能好好實踐;因為祢是輕漫不得的,祢既是慈愛又既是公義的。求祢幫助我們不要試圖在信仰的道路上「踏鋼索」,認真看待祢的話語,落實實踐祢的教導和提醒;免招致祢的審判和刑罰。
求祢垂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阿門。
Lai Ming Ma
留言
發佈留言